OnLine Store
Issue: 810 Date: 3/2/2006

聖路易 ---- 一個充滿藝術人文的文化社區
王勝教授(魯迅美院) 左映雪教授(東北師大) 華其敏教授(中央美院)藝術會談

王勝教授夫婦(右四、右 二)左映雪教授夫婦(右三、右一)及華其敏教授夫婦(左)藝術相會
【時報專題報導】

        密蘇里州杜魯門大學歷史學者令狐萍教授在她的新作「聖路易的華人-- 從唐人街到文化社區」,介紹聖路易華人一世紀半的艱辛奮鬥史,盛讚聖路易華人社區文化社區的形成及其重大的意義。時至今日聖路易華人社區的藝術人文和影響,不祗侷限於美國藝術界,更廣及國際和中國大陸,出身瀋陽魯迅美術學院,任教於聖市芳邦大學的王勝教授,出身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任教於密蘇里社區大學的左映雪教授,和出身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的華其敏教授,二月二十五日晚在品珍園餐廳有了一場極富意義的藝術會談。

        王勝教授,一九五六年出生於中國哈爾濱市,一九八三年獲得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藝術學士,被聘在該學院油畫系教授油畫和素描。一九八七年魯迅學院選送他以訪問學者到美進修,研究美國藝術教育,同時進行個人創作。他先後在伊利諾大學、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藝術學院和芳邦大學藝術系學習並獲得美術碩士及(MFA)學位,現任聖路易芳邦大學藝術系教授,教授油畫技法,繪畫色彩理論,素描和研究生的獨立創作。王勝教授自一九八七年作品即得到美國藝術界的承認,曾被《美國藝術新聞》和《美國藝術家》等報刊雜誌發表,並多次獲得藝術展覽的大獎。十幾年來他閱讀了大量有關傳統油畫技法書籍和觀察古典大師的原作,以及自己的刻苦鑽研,他對西方傳統古典技法以及油畫材料的研究已有相當深的程度。經過在美十餘年的教授油畫技法課程經驗,使他的傳統油畫技法理論和實際繪畫操作的經驗達到相當深厚的程度。2000年9月,王勝教授著作「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技法」出版,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為之作序。本書出版後,廣受歡迎,為多所美國和台灣、大陸美術大專學院院校採用作為教科書。

        王勝教授去年12月15日至30日,應邀在紐約知名之Arcadia藝廊舉行個展,展出多幅比實際人物大小還要大之人物油畫作品,在深濃厚重之油料色彩中,展現出作者之人生歷練經驗,和有生命夢想之愛,經由畫筆和色彩付諸於作品上,成就出一幅幅歌頌生命有愛,融入驚喜剎那動人之藝術精品。

        紐約Arcadia藝廊主任Steve Diamant讚譽王勝教授作品表示,他的繪畫充滿了強烈的絕對對比,在暴風烈雨中有著平和寧靜,並將悠然東方仕女之美以超大型畫體方式,涵蓋到西方仕女剎那間之純美形象,這些特質共同組成王勝教授這一獨一且特別受人喜愛之藝術作品系列。

        今年五月,王勝教授將赴歐洲諸國,攷察當地藝術教育和親炙歐洲藝術風采。

        聖路易社區學院教授左映雪新書「油畫家左映雪生活速寫」於2005年一月由中國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出身黑五類、青年時在礦區長大的左映雪教授經歷了文革苦難,塑造了他藝術創作風格及豪邁的個性,成為由文革苦難中走出豪邁藝術天地的藝術家。

        左映雪教授1954年生于中國遼寧省瀋陽市。五歲時,父親因政治原因被迫害致死後隨母親及全家遷往吉林省長春市,後被遷往長白山區的通化礦物局。在長白山的白山黑水間我渡過了灰色的童年,少年。 百無聊賴的文革歲月裡左映雪發現了自己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北方的大山大水和長白山區的工礦景色成為紙筆間痴迷的傾訴對象。綿延的長白山,無際的原始林, 豪爽野性的礦工啟蒙了這個被政治注定了毫無前途的黑五類少年走上了尋找藝術天地的繪畫之路。

        1977年, 文革結束,中國恢復了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制度。黑五類子女第一次得以不被歧視的憑考試成績進入中國的高等院校。左映雪考入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成為中國大陸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大學四年, 經歷了系統的藝術教育和訓練。1982年畢業后被分派到沈陽遼寧省教育學院藝術系任教。一年後調轉工作回吉林省長春教育學院美術系任教。

        為了尋求和拓展更廣闊自由發展的藝術空間, 1986年左映雪來到美國南伊利諾州卡爾邦得爾大學美術設計學院繪畫系攻讀MFA學位。 1990年獲得MFA學位後, 受聘於SBC通訊公司聖路易廣告公司任美術設計師。同年受聖路易斯偉伯斯特大學之邀, 任該系的兼職美術教師。1999受聘于聖路易斯社區大學美術系執教至今, 主要教授素描、人物素描、 繪畫和人体繪畫課程。

        左映雪教授甫自中國大陸訪問六個月回來,2月17日在聖路易時報發表「歸國藝術」感念一文後,獲得社區極大迴響,左映雪教授本期繼續在時報發表「關於當代中國藝術的對話」一文以饗讀者。左映雪教授計劃於今年三月中旬再赴義大利作教學旅行。

        華其敏1953年出生在上海,父親華三川是著名的工筆人物畫家,他自幼得藝術的熏陶和其父的啟蒙。華其敏8 、9歲時已在繪畫方面具有相當的理解和技法基礎,常常背著父親在父親的未畢之畫上補筆,父親竟全然不知。文化革命中十多歲少年的華其敏,過早地經歷了艱苦生活的磨礪。那時物質生活極其匱缺,精神生活更是貧乏。然而自幼養成勤奮工作習慣的華其敏,在勞作之餘,仍筆畫不止,在精神家園裡努力耕耘。

        1978年,華其敏以同等學歷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革命後的第一屆中國畫系的研究生,是同屆中成續最好最年輕的學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後,他師從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禪等大家。畢業後,華其敏留校任職,邊執教邊從事創作。他的作品先後多次入選全國美展,97中國藝術大展,并參加香港、日本東京、南斯拉夫、法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的重要國際性畫展,還應邀赴美國、日本等國講學並舉辦個展。

        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的華其敏教授身在北京,而家卻在聖路易市,太太張桑女帶著兒子華泰乙住在聖路易市的西郊。華其敏候鳥似地來往於北京和聖路易市之間,春秋時節執教於課堂研究所,寒暑假日他就返回聖路易市與家人團聚。他利用寒暑假日把中國的傳統藝術介紹給美國,再把西方藝術的精髓融會到中國畫中去。華其敏正在構築東西方繪畫藝術交流的橋樑。

        最近,中國大陸的中央電視臺在「美術苑」節目中多次播放了華其敏教授,在黃金時段詳細地介紹了他的成就並作訪談。作為一個中國畫人物畫家, 繼往開來,把他推為任伯年以來的第一人,是他融會貫通地解決了一直困擾美術界的問題, 是他把貌似不能相容的傳統藝術和外來藝術、工筆和寫意、作家畫與文人畫之間的關系作了恰當完美的處理, 創造出具有革新意義的一系列畫作,引起社會和美術界的強烈反響,好評如潮。同時,權威性的美術刊物如「國畫家」、「巨匠之門」等都以大量篇幅或專刊形式報導華其敏和評論他的畫作。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大為這樣評價:『華其敏是我國一流的著名畫家,而且在國際畫壇享有盛譽,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家、國際高水平的展覽。華其敏的刻苦勤奮和藝術才能使他的作品創意新穎,別具風格,栩栩如生。他的作品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藝術寶庫,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藝術享受。』



王勝教授作品 華其敏教授作品
左映雪教授作品



discuss
Please click here to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Space Privacy Policy 時報尊重您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