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搜尋
Issue: 1189 Date: 6/6/2013
Become A Fan, Like St. Louis Chinese American News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她,開啟了一扇溢彩流光的門
——「南外與SLHU交流生項目」創始人和領導者戴慶齡博士專訪 (連載之三)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很多學生去南外交流之前,根本不知道中國的情況。我有一個2008年畢業的學生,他現在在中國工作。他也去過南外交流。當時他有糖尿病,他的家長問我說“能讓他去嗎?因為他有糖尿病,有的藥物要放在冰箱里,他們有沒有冰箱啊?”我就說“你不要把中國想象得那麼落後。而且,雖然我不認識接待家庭,但是中國方面出來接待的家庭,一般都是條件比較好的。他們也會對去交流的這些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曾經有一家,爸媽把主臥室讓出來給SLUH交流生住,當成貴賓了;還有一個住的是南京的“四合院”,回來和我說“其他學生都住的現代房子,就我住在一個老房子里,吃飯的時候還要從這個房間走到那個房間”,的確,他們去之前不知道中國文化,不知道這個四合院在中國是多珍貴,南京現在還有多少四合院啊?(我們:嗯,我們都沒見過)”他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還有一個學生,回來和我說,他住的是一幢大廈的頂層,還有空中花園。正是因為對中國不了解,所以去了以後肯定是大開眼界,都對中國愛得不得了,都說要再去,真的開始相信我在課堂上和他們說的“中國有多麼好,有多少工作機會”等等,要不然還覺得我是老王賣瓜吧,自誇中國好。

        我只允許Junior和Senior去,不讓一二年級去的原因是:第一我們名額不多,第二我們希望有了一定的中文水平再去。而且即使有了Junior的中文水平,在南外長期交流也是不現實的。今年SLUH的交流生去了三個星期(以前是兩個禮拜),不參加第三Quarter的考試,是連著春假一起去。我覺得這是極限了。如果是一學期的話,他們的中文水平無論如何也沒法跟上南外那邊的課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你們這樣,還願意回去以後再來趕功課,努力地用暑假來補,對吧。他們不可能的。兩個學校體系的不同,學生態度的不同,導致一個學期的交流這種想法是不太現實的。除非南外給他們特別開班,這不是單方面的安排。南外對SLUH來的交流生在教學上還是有很多考慮的,有一次就找了一個退休的專業老師專門教他們一些書法啊、傳統文化什麼的;而且還讓學校已經被錄取了或者保送大學的高三學生,一對一的帶他們。

        6、我們這里有一段學長趙立鳴寫給您的話,其實很多學長都在訪談中談及了在SLUH這段美好、難忘的學習交流經歷對其人生塑造的深刻影響,說您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甚至有學長說“If it weren’t for SLUH, I wouldn’t be where I am now.”聽到這些,作為這個項目的創始人和領導者,您一定覺得特別欣慰吧?您認為南外交流生主要收獲了什麼?同時,他們給SLUH帶來了什麼?

        戴老師:我當然是為每個學生的成長感到高興。(看了趙立鳴的留言)趙立鳴和我算是有一點特別的緣分了。他正好是第一屆,他的生日和我兒子的又一樣,都是7月20日,所以他2003年再次回訪SLUH就叫我幹媽了。而且他對這個交流的機會,和現在你們的心情可能也不太一樣。因為在97年,那個時候出國的機會比較少,一個高中生出國,非常難。所以他的感受在這方面可能會比你們更深刻。他後來在美國取得博士,留下來工作了。有不少同學後來都在美國讀了大學,或在這里工作。交流生的這一段經歷,除了英語能力的快速增進,直接地對後來申請美國大學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獨立的能力。到底第一次出國,開始學著照顧自己的生活。第一次參加舞會,第一次學會用洗衣機,自己燙衣服,什麼的。許多的第一次,不但留下記憶,也跳出了一貫不用自己作決定的順利,學會了選擇,學會了獨立。他們在學習上的努力,也給SLUH的同學,樹立了好榜樣。他們在數學競賽上的好成績,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榮譽。

        7、在這十幾年和南外交流生的相處中,也一定發生了很多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有些學長後來還專程到SLUH來看望您和其他老師以及接待家庭,可以和我們一起分享一兩個這方面的故事嗎?

        戴老師:好玩的故事很多,以後有空再詳細聊。有一個特殊的學生留給我深刻的回憶。 她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同學,和接待家庭關系也非常好。她經常回來看望接待家庭。後來在美國結婚成家了。有一次她回來,她的接待家庭就通知我,我們一起吃了一頓飯,聊了很多當時的趣事。她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可能就是因為太外向了,她就是故意要體驗一下一些違規的事情。我不知道她在課堂上幹了什麼事,她一定是逗到老師沒辦法了,因為老師一般對你們都比較客氣,不會找你們麻煩的。但是她就拿了一個jug,她走之前給我寫了封信說:對不起啊,我只是要知道拿了這個jug之後會有什麼後果,什麼經驗都要體驗一下。(註:jug 是違規記錄,滿五次就要接受放學後,留下勞務的處罰。)

        8、從江蘇衛視國際頻道對您的采訪專題中得知,您多年來一直對傳播中國文化孜孜以求,對與教育相關的公益事業盡心盡力。您在2007年專門成立了個人基金支持中美學生交流項目,2011年初,您在SLUH開辦了“孔子課堂”。可以說,您一直活躍在觀察和研究中美教育的實踐中。我們的問題是:

        A、就您的觀察和教育實踐來說,南外交流生和SLUH的學生有哪些明顯的異同?

        B、 有的學長和SLUH老師在訪談中希望南外的交流生更加的“Be open”或者“be social”,您對此有何看法?從第一屆一直到我們這一屆,您覺得交流生群體的特質有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表現出明顯差異嗎?您希望未來的交流生要註意哪些方面?

        C、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高中畢業生(包括南外)到美國來讀大學,中美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會越來越廣泛,在這一過程中,您認為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要不斷加以研習?

        戴老師:我教的SLUH學生還是很多元化的,有調皮搗蛋的,有特別大膽的,有非常聰明的(筆者註:戴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好幾個她學生的傳奇故事,限於篇幅,此略)。

        南外派來的學生都是很優秀的,這麼多年下來,我覺得你們社交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了。有一年來的兩個女生都非常內向,老師提的最大意見就是她們說話聲音太小了,什麼也聽不見,但是後來在歡送會上她們發言的時候,她們竟然說得很大聲,也說得很好。於是老師們很開心,至少我們把她們訓練得大聲了一點。真的就是兩個很害羞聲音很小的女生,在這里終於把聲音放開來了。

        Be open,be social是史虓在訪談中和你們說的?這麼多屆的學生中,他是最活躍的一個。他自己去排球隊做manager,他主動要開一個數學座談會,講一個理論,我和學生都不懂,一開始還以為題目寫錯了。而且這次他和耶魯大學的合唱團同學一起回來演唱,也是因為他在大學里主動參加各種活動,這次剛好團里有另外一個家住聖路易的同學,所以他們今年的合唱團就走了SLUH這條路線。主動參加SLUH的活動是很好的,一直以來就只有我每年給你們開一個歡送會,而史虓那屆就有排球隊專門給他開了一個歡送會。

        未完待續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Please click here to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Space Privacy Policy 時報尊重您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