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搜尋
中國簽證服務中心 China Visa Service 1273 Date: 1/16/2015
SunTV中文电视机顶盒 一次付費 永久享 Become A Fan, Like St. Louis Chinese American News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李逸章: 勇敢地邁步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坐在D77的候機室,廣播中突然響起飛機延誤的消息。

        與父母剛剛分離四十分鐘,仿佛仍可以感受到情感的波動。

        面前是這趟五個月的旅行,眼前不僅是霧蒙蒙的浦東機場停機坪,遠遠的正在裝運行李叉車,打掃清理中的國際航班。更重要的是,是滿滿的未知。

        那里,如果沒有弄錯,正是冬天吧。想想自己將要度過的嚴冬,失去一場紅火繁榮的春節,當本應全家團圓的日子,我在大洋彼岸、上萬公里外的新大陸,還是心生傷感。

        “你不是害怕黑暗,你是害怕黑暗中藏著的東西”—

        —我不是擔心於眼前的大霧、未知,我擔心未知中的事物——或者說明白點,挑戰。然而更進一步,我不是擔心未知中的挑戰,而是擔心在挑戰中受傷。

        一周來,一直等待著這一刻的來臨,卻也同時,擔心著這一刻的來臨。

        抑著淚水,轉身向父母揮手道別——母親的眼睛早就紅了,正用手半捂著嘴;父親一臉嚴肅,緊抿著嘴,嘴上說著快去吧,卻看似想轉過身去,傷感嘆氣——上前三四步,轉身向左走入安檢口——就真的,真的,離開了。

        那一秒,註定了與父母的相見將定格在五個月之後,140天後。

        我的淚腺真的真的不爭氣的壞掉了。

        我很擔心在母親面前哭,因為我哭,她必將哭得更加傷心。

        走了。

        思路回到D77,準備登機的通知已經播出。

        身旁一群大學留學生正在打牌熬過延誤的時間,笑得肆虐,洋腔洋調倒是很順——也許的確是習慣了離開家鄉做遙遠大洲的求學者,而毫不顯示出離去的傷感。

        不知是誰曾經和我說過,他(她)想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城。

        是的,我正在看似義無反顧,看似一意孤行地踏上這趟旅行。

        是的,坐在爸爸開的白車的後排,回首看一眼南京界。

        是的,轉身沒入安檢口,回首看一眼爸媽。

        是的,踏上delta航空的機艙,回首再看一眼浦東機場。

        可惜,在萬米高空,睜大雙眼也看不見中國的版圖吧。

        本來是有兩個小時的轉機時間的。已經很短咯——平常平均下來也要花上一個半小時。

        可是這挑戰很顯然不夠分量——我們的第一班(上海浦東到底特律)晚到了一個小時——這留給我們的時間,幾乎是完全不夠的了。

        一個小時。完成一般要用上一個半小時的工作。第一次無監護地坐飛機,轉飛機。

        排隊沖掉了將近四十五分鐘,十五分鐘。自己想想都覺得好笑——十五分鐘——過邊檢,領行李,過海關,拖行李,過安檢,找登機口——十五分鐘。

        但居然也真正地,一意孤行不可阻擋似的,戲劇般地最後上了飛機。

        第一次坐滿眼都是美國人的飛機(這明顯是廢話——這是國內航空)。

        好了好了,真是激動萬分地坐下寫下這些文字。

        旁邊的先生正一邊戴著米老鼠的耳機聽著RAINER一邊看著宗教書籍。

        真是漫長的一天。33個小時。

        這周過得很快。充實而富有樂趣。

        SLUH的第一周,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就連零下十五度的寒風都顯得不那?充滿敵意。

        住家真的非常友好親切,有著家人的感覺。Raed,Varonica,Laith,Nadia,Seraya,這個有著約旦與非洲血統的美國家庭。住家媽媽是律師,爸爸是水利工程師,女兒在哈佛,兒子在全州最好的高中。

        家中常有著淡淡的宗教氣息與學術氛圍。圍坐在被稱作island的高高的大理石的餐桌邊,一家人懶散而愜意地挖著手中的約旦炒飯,或是本地的便捷雜燴面,伴著是中國人很少當正餐主食的沙拉,一邊聊一邊吃。

        家住在Illinois的Edwardsville,每天跨洲去到St.Louis上學——穿梭在長長的洲際公路,兩邊是零零散散的,帶著閑事而隨意的各種店鋪,旅館,商場,或是整齊排布著重卡與機械設備的停車場與修理廠。跨過綿延半個美國的密西西比河,遠遠地能看見聖路易斯拱門——據說是那里最著名的建築。

        關於SLUH。

        我喜歡這所學校。

        我的七門課——高二物理,初三英語,繪畫,高二美國歷史,高一化學,高一高級幾何,演講。

        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一種every one knows every one的感覺。每天穿梭在SLUH略顯擁擠的過道中,懷中抱著厚重的教科書筆記本文件夾,在短短的四分鐘課間里沖向下一間教室。

        我並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國中學都這樣——去下一個班級上課,一路都在打招呼——朋友,老師,校職工。我並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有這樣的傳統,兩個朋友相見,總能聊上幾句——昨晚球賽怎麼樣?聖誕假期去哪了?

        這樣的愉快的,悠閑的對話竟然出現在師生之間,而這很顯然不會出現在中國。

        這的確令人影響深刻。周五演講課下課後,抱著文件夾往locker走,一個雙手拄著拐杖的老人從側面一扇門中蹣跚地走出。

        略一對視,他微微一笑——下午好咯!今天怎麼樣?

        挺好的。我略驚訝地回答,繼續向前走著。

        只是挺好麼?他笑著走開了。

        當然,我並不認識這個老者。但相似的事天天都在發生。

        走在走道上,常常會有毫不相識的男孩遠遠地問候——Hi,Lancer.How is it going?

        找不到教室時,常常會有熱心的同學湊上前來——你需要幫助麼?

        這種熱情,真的很讓人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動。

        光是這一點就能讓我義無反顧喜歡上這一所學校。

        相信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值得發掘。願主引領我探索感悟,願這五個月充實而愉快。

        阿門。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Please click here to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Space Privacy Policy 時報尊重您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