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搜尋
Issue: 1199 Date: 8/15/2013
Become A Fan, Like St. Louis Chinese American News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國家醫藥衛生研發智庫--
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成果斐然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座落在臺灣苗栗縣竹南鎮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成立於1996年,不同於一般學術研究單位,是以任務導向之醫藥衛生研究為目標,增進國人健康福祉、提升醫藥衛生水準、發展醫藥科技及培育醫學人才為宗旨。2012年12月21日,繼吳成文院士、伍焜玉院士之後,由龔行健院士接任第五任院長。

        國衛院院內研究主要涵蓋四大範疇,包括群體健康科學、分子細胞與基因醫學、臨床研究與轉譯醫學及生物科技與藥物,目前已成立7個研究所、1個研究組與3個研究中心,強調以大方向為目標的群體研究合作計畫,建立核心研究設施及生物醫學資訊平台支援全國生物醫學研究,進行分享研究資源,以合作網絡模式促進國內外研究機構及醫學中心之密切交流,讓我國生物科技的研究發展在有限的資源內,發揮最大的成效,進而提昇台灣醫藥衛生研究水準、視野與能見度。

        16年的篳路藍縷,國衛院在提升我國醫藥衛生研究、增進國人健康福祉上,已鋪陳出五道綿密的執行網路,分別在從事創新性轉譯醫學研究、建立國內外醫藥衛生合作、推動醫藥生技產業起飛、支援全國醫藥衛生研究及執行醫藥衛生政策研究與實證建言上有優異的表現。

        首先在推動醫藥生技起飛上,國衛院擁有台灣生技製藥最傑出的研發團隊,2012年1月成功締造台灣「第一個行政院促成生技成功案例」。這個由國衛院研究團隊自行研發並帶領國內六家製藥產業聯盟共同開發的糖尿病新藥,獲得台灣及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通過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開創國內產官學界第一個成功合作的案例,對帶動本土新藥研發的能量,有相當大的影響。

        而在疫苗研發上,自製完成腸病毒71型與H5N1禽流感疫苗,締造國人首度自製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佳績,同時完成與產業界的技術結盟,共同推動我國疫苗產業進入新的里程。此外在醫學工程上研發出可應用於子宮肌瘤熱治療的介入式磁振造影技術,將以臨床前迷你豬動物試驗數據為根據,設計並向FDA及TFDA申請進行正式臨床試驗。

        對於從事創新性轉譯醫學研究支援全國醫藥衛生研究方面,不斷有登上世界權威雜誌如細胞(Cell)、美國科學月刊(PNSA )、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等專業領域期刊的突破性成果。例如,發現3個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易感基因位點,為不吸菸肺癌找到突破性的防治契機;找到人類自體抗癌護衛因子5-MTP,讓駭人聽聞的癌症治療開啟另一段令人期待的自體治療新里程,對人類癌症的研究貢獻至鉅;發現了造成老化的關鍵因子,透過該機制的控制,可以延長早衰小鼠壽命達2.5倍,這是繼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研究所在2003年針對衰老問題提出重大發現後又一全新的突破。

        在執行醫藥衛生政策研究與實證建言及建立國內外醫藥衛生合作上,國衛院針對國內嚴重的醫事人力問題進行評估,做為政府政策的參考。對於各醫院沉重的抗生素濫用問題進行抗生素抗藥性監測,從而改變政府在抗生素健保給付上的政策。2005年禽流感疫情威脅緊迫之際,分別在國家因應策略、疫苗研發及克流感藥物製造上進行緊急任務,研究團隊超乎意料的於18天內成功完成克流感藥物製程演練,不僅穩定社會民心,更促使羅氏藥廠提早售予我國防疫所需克流感,化解國家緊急危難。2011年在塑化劑危害時,緊急召開塑化劑安全劑量說明記者會及聯合國內專家學者進行暴露族群的擴大追蹤,成功扮演國內醫療單位最高智庫的角色。

        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至今不負眾望,成果斐然,未來在龔行健院長帶領下,亦將秉持專業與熱忱,與產、官、學界密切合作,持續凝聚能量,帶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向前,進而發展成為國際醫藥衛生科技發展重鎮。

請您關注和惠顧聖路易時報的廣告客戶,並向朋友推薦聖路易時報,感謝您的支持!


Follow SCANews on Twitter Find SCANews on Facebook


Please click here to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Space Privacy Policy 時報尊重您的權益